全球热资讯!22万尾(只)苗种投放邵伯湖湖区,增殖放流促和谐生态
(相关资料图)
交汇点讯 4月22日,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,高宝邵伯湖第十四届放鱼节在扬州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举行。活动现场,鳙鱼、草鱼、扣蟹等22万尾(只)苗种经检验检疫和抽样检查合格后投放至邵伯湖湖区,将对养护湖区水生生物资源、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。
自2010年以来,省高宝湖渔管办坚持每年举办放鱼节系列活动,通过持续不断的增殖放流等资源养护行动,高宝邵伯湖生态明显好转,鱼类种群逐渐丰富。据统计,2018年至今,高宝邵伯湖开展增殖放流261余场次,放流各类苗种4.62亿尾,并且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家鱼和中华绒螯蟹为主,鳊鱼、翘嘴鲌、鳜鱼、河川沙塘鳢、细鳞鲴等多个品种为辅的放流结构模式。
据介绍,大规模增殖放流鲢、鳙等滤食性鱼类,消耗水体中的藻类、固定和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,对高宝邵伯湖蓝藻治理、生态治污作用显著。根据科学测算,通过增殖放流鲢、鳙年均可消耗藻类9300余吨,实现年均净输出氮26.7吨、磷6.7吨,有效抑制了水体富营养化水平。持续增殖放流草鱼、鳊鱼、中华绒螯蟹等品种,可充分利用湖区丰富的水生植物饵料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水草过度繁殖造成水体污染的风险,也成为控制湖泊沼泽化趋势的有效路径。
为打破我国内陆湖泊渔业普遍存在的“优势种单一化”和“小型化”等难题,通过适当加大鳜鱼、翘嘴鲌等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放流规模,综合利用捕食、竞争2类种间关系调控湖鲚等小型鱼类的种群规模,同时将细鳞鲴、河川沙塘鳢等小品种纳入放流范围,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,合理调控鱼类资源结构,提升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。
记者了解到,下一步,高宝湖渔管办将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,通过“以鱼控草、以鱼抑藻、以鱼净水”助推湖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善,计划到今年年底,还将完成鱼、蟹等苗种近3000万尾(只)的增殖放流。
通讯员 程坤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张韦
编辑: 李鑫津